2011年6月1日(星期三)
 |
古镇食府传统小吃摊位。 |
七宝老街不乏现场制作传统小吃的摊位,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档位于“古镇食府”角落的摊位。
这个号召大众拯救上海失传小吃的摊位,卖得正是据说已失传30多年的
老虎脚爪和
梅花糕。
 |
老虎脚爪(RMB2)。 |
老虎脚爪起源于江苏盐城,主要制作材料为面粉、砂糖和碱,因为形似老虎爪子而得名。
 |
用于烘烤大饼和老虎脚爪的炉子。
图片截自网络。 |
正宗的老虎脚爪和大饼是同一个炉子里烤出来的。不过,老虎脚爪的地位就远远比不上大饼,总要等到下午,大饼都烤完了,才能依靠炉子里的余火,默默地“诞生”。
老虎脚爪的起源也是店家为了物(煤球)尽其用,所以在煤球炉被封闭之前,将做烧饼多余的实心面团摘成小块,贴于炉膛里,好利用余温,再烤上一炉香脆饼。老虎脚爪经过五六小时的微火烘焙,变得外脆里香,深受市民的欢迎。
如今,由于大饼摊的炉子逐步被现代化的电炉取代,而老虎脚爪也逐渐淡出市场。
 |
梅花糕(RMB3)。
左上图为烘烤梅花糕的铜制模子。 |
而源自明朝的梅花糕,则曾被乾隆皇帝亲尝,并亲赐“梅花糕”美誉后,声名远播。
说起来,梅花糕和海棠糕的作法倒有几份相似。首先,将面粉、酵粉和水调成稀面浆,再注入烤热的铜制梅花模具,大约一半深。接着,放入豆沙、鲜肉或菜猪油等各种馅心,再注上面浆。最后,撒上变化多端的点缀物,如白糖、红绿瓜丝、红枣、葡萄干、芝麻、五彩米、元宵(汤圆)、瓜子仁、核桃、水果等,再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糕模上烤熟即成。
据说梅花糕入口甜而不腻,外焦里嫩,食用时还须多加小心,莫被汤热的馅心汤伤嘴唇。
可以想像,梅花糕的风味比海棠糕更加独特,而且口味也随着时代的变迁,变得更多样化。
突然想起,我国也曾出现类似梅花糕的甜筒批萨。
 |
1、2、3,老虎脚爪或梅花糕? |
老虎脚爪或梅花糕,三只猫只选了前者,因为肚子实在装不下两样啊!
再说,最真宗的梅花糕乃在苏州,所以就毫不犹豫地挑了即将销声匿迹的老虎脚爪。
结果,大家都说:“这根本就是发不起的硬面包嘛!”
喵~
古镇食府
七宝古镇南大街31号
营业时间: 9.30am - 8.30pm
地铁: 9号线七宝站2号出口,再沿民主路直走至青年路交界,转左。
打车: 青年路近北大街
七宝老街入门票: 不设门票,除了打算参观一些特定的景点(蟋蟀馆、当铺老行当、周氏微雕馆等),推荐买联票。
七宝老街官方网站:
http://www.goqibao.com/